7.毕业生就业指南(报到篇)

阅读原文 2012年12月30日   点击人次: 1545   

 

毕业生就业指南(报到篇)

1.什么是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叫做“派遣证”,是一个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作者的标志性材料,是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凭证,由省教育厅统一负责印制并汇签,毕业生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的工作。报到证为一式两联(正本和副本),正本为蓝色由毕业生持有,到单位报到时交给单位;副本为白色一般由学校负责放进毕业生的档案。

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各项内容,由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根据毕业生生源和就业方案统一编制,并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毕业生在离校时,除考取研究生计划外,每人均有一张报到证。6月底前已落实就业单位并上报方案的,报到证开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必须持报到证按照报到日期到单位所在人事部门报到;就业计划上报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报到证开具到毕业生生源所在地人事部门,也要按照规定日期去当地人事部门报到(超过报到期限未到相关部门报到的,后果自负)。之后毕业生可持报到证继续就业,也可持报到证到生源地人事部门办理人事委托代理关系。

2.报到证有什么作用?

报到证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它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毕业生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等手续,也是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3.遗失报到证怎么办?

如果毕业生不慎将报到证遗失,自签发原《就业报到证》之日起半年内,经由毕业生本人书面说明原因,在省级以上报纸登报声明作废,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可为其向省就业指导中心申请补办报到证,须在报到证备注栏内注明“原报到证丢失,补办”字样。毕业生在毕业后超过半年遗失《就业报到证》,不予补办,但在毕业两年内学生可以提出开具证明的申请,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向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申请办理《就业报到证明书》。

4.哪些情况毕业离校时不发报到证?

继续升学毕业生不发报到证;申请出国留学不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不发报到证;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不发报到证。

5.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需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学位证、户口迁移证、党(团)关系介绍信、路费、托运费报销单

毕业生持以上证件到单位报到后,还要及时办理落户手续(由个人或用人单位办理);关心查询个人档案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6.什么是毕业生的档案?档案有什么作用?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身体状况等情况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往往根据毕业生人事档案中反映的德、能、才以及专业特长,将其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因此,学生毕业后,其档案能否准确、及时、安全地到达用人单位手中是非常重要的。

7.毕业生档案内一般包括哪些材料?

毕业生档案内一般包括:《高校毕业生登记表》;记录在校期间所学全部课程及实验、实习、设计、劳动等成绩的《学习成绩表》;在校期间的一切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毕业生报到通知书(白色报到证副本)。

毕业生落实档案去向的同时应向用人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档案的同志确认档案袋内材料是否齐全,如有错漏及时与学校毕业生学生档案室联系。

8.毕业后档案去向哪里?如何转寄?

毕业生毕业后的档案去向有以下几种情况:

1)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可以免费保管在学校学生档案室(图书馆六层)两年。

2)在国企、事业、公务员单位落实就业的,档案直接寄送到单位的人事部门;在其他性质单位就业并在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了挂靠的,档案寄到相关的人才市场或人才交流中心。

3)申请出国毕业生档案寄送到生源地人事部门。

4)考研、专升本的毕业生档案寄送到录取学校。

5)延长学年的毕业生档案保留在学校学生档案室,于学生完成学业时根据具体情况寄出。

为保证学生档案转寄的安全性,毕业生档案密封后均通过山西省机要通信局转寄。机要通信是比普通邮政更为保密、安全、准确的档案转递渠道。

9.户口有什么作用?

办理“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结婚、身份证遗失、计划生育证明、未婚证明、失业证明等。

10.如何办理户口迁移证?

入学时户口迁入到学校的毕业生需要迁移户口的到学校保卫处(行政主楼1楼)登记户口迁出地址,由保卫处办理《户口迁移证》。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到学校的毕业生需要迁移户口的,毕业后凭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签发的《就业报到证》,便可将户口由原籍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11.毕业生的档案和户口是否可以分开?

一般情况下毕业生的档案及户口不能分开。但以下特殊情况可以分开:到非生源地工作的毕业生,由于个人原因,需要把户口迁回生源地的毕业生,经用人单位和生源地户口管理部门同意,其户口可以迁回生源地;在同一个城市户口挂靠到亲戚朋友家中的,必须到接收单位(或人才市场)和挂靠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两者同意后,方可迁到亲戚朋友家。

12.党团组织关系如何办理转出?

凡毕业生党员必须到学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离校毕业生党员必须在离校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在所在学院登记组织关系转出单位,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13.毕业生离校前应办理哪些离校手续?

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必须完成下列与就业工作有关的事项:

1)接受毕业教育;

2)进行身体检查;

3)填写《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4)归还所借图书资料和所借公物;

5)交清在学期间所有欠费;

6)交纳公寓管理费用;

7)上缴借书证和医疗证(应撕下个人相片);

8)办理党团组织关系转移证明;

9)领取户口转移证明、报到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14.结业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结业生,是指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部分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成绩合格,但未通过毕业论文或在毕业前未完成有关课程的修读。结业生由培养单位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结业生在一年内完成课程重修或补论文答辩,可换发毕业证书。

2结业生在学校上报给省教育厅就业方案前找到工作单位,而且单位确实需要报到证办理有关接收手续的,可由单位出具证明,办理派遣手续,签发报到证。但要注明“结业生”字样;

3)结业生如果在一年内,能正式拿到毕业证且已落实单位的,可以凭协议书、接收函、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到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派遣手续。按省教育厅规定,在取得毕业资格三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要求回生源地就业的,可以纳入当年就业方案派遣,签发当年的报到证。超过三个月后不再受理。

4)结业生在一年内仍没有正式拿到毕业证书的,不再签发报到证,凭结业证到毕业生学生档案室和保卫处将其档案、户口关系转至生源地人事局。

15.劳动合同和协议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件,两者紧密相联,分别签订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法律依据不同:就业协议的依据是198332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1997年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而劳动合同则依据于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前者属于部颁规章,后者属于国家基本法律,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国家劳动基本法律。

   2)签订内容不同: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毕业生和单位的工作约定。劳动合同是学生和单位的从事具体工作和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约定,内容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签订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先,劳动合同签订在后(一般是学生到单位报到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书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4)签订目的不同:就业协议书是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的认定,是确定学生工作意向、用人单位愿意接收、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负责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签订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书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即具有法律效力,学校签证后列入就业方案;劳动合同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鉴证方。

6)时效性不同: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就业协议的作用仅限于对学生就业过程的约定,一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协议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不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凭证。 

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联系在于: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毕业生和单位的工作约定。但可以在备注中就服务期、试用期、基本收入、福利、违约金等涉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就业协议书有关服务期、试用期、基本收入、福利、违约金等,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后,可以作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但这些条款必须有列入劳动合同,在双方都认可后,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才可以继续生效。

16.劳动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7.“三险一金”具体指什么?是怎么计算的?

“三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三险一金”是由政府部门颁发实施的社会保险,它带有强制性。凡“三险一金”规定适用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它也是使用单位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义务,对劳动者来说,是应当享受的基本权利。

    “三险一金”的缴纳标准:养老保险金=工资×6%+工资×25.5%;医疗保险金=工资×1%+工资×5.5%;失业保险金=工资×1%+工资×1%;住房公积金=工资×7%+工资×7%

18.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对试用期期限有何规定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对试用期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含六个月),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含一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含两年),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并且试用期只能试用一次,在试用期内被解雇,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